上一主题:国画知识-国画形式
下一主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综上所述,我国陶窑自西周开始在北方黄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附有烟囱的馒头窑型的结构。西周以后,春秋时期由于陶业继续扩大,促进了陶窑的改进,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均有陶窑的发现,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东南一带遗址所发现的窑炉[11],其特点之一是陶器可在陶制的炉条上烧成,二是在火门相对的后方有一个直径8cm的烟囱。烟囱由窑顶移至窑身后是烧陶窑炉的重大改进[12],对以后完善馒头窑的结构起重要作用。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气孔只有0.14%,烧成温度为1230±20℃[13],可以推知,窑的改进对提高烧成温度和釉陶质量是有显著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