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化时期青花瓷
发布时间 2010-04-17 浏览 51648 次

 

   成化时期青花器物因以小件为多,故胎质细腻洁白,多薄胎,有的近似于脱胎。胎虽薄,但器形规整周正,不变形。衬以青花的底釉不似前朝为白中泛青或浅青色,而是一种白中微带黄色、暖色调的白色,釉质细密柔和,气泡细
小,肥厚滋润,如脂似玉,手感极为细腻滑润,形成了成化时期青花瓷器的独有风格。大件器物如盘等,底不上釉,涩胎支烧,形成底部有酱黑色烧痕及星星点点酱斑,习惯上称“糊米底”。青花盘、黄地青花盘都有此特征。
  成化早期一些器物仍沿用永乐、宣德时期使用的进口青料,青料发色浓重,由于青料中含铁量较高,所以纹饰中仍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成化时期多数瓷器,主要使用国产青料平等青,由于青花料的淘炼极其精细,所以杂质很少。青花呈色较暗、淡雅,给人以活泼的动感。它不同于晚期的靛青色,层叠渲染,色泽浓重,而是将青料淡淡地描绘在瓷器上,产生一种淡雅、柔和的温馨感,形成成化时期青花瓷器的特有风格,而各式杯、碗在成化青瓷器中最具代表性。
  成化时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