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纹饰之舞蹈纹
发布时间 2011-11-17 浏览 49728 次

舞蹈纹:一种传统的陶瓷器物装饰纹样,描绘人的舞蹈场面。始见于新石器时代,表现技法多为彩绘。

新石器时代彩陶舞蹈纹的代表作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瓷器内壁上用黑彩绘三组舞蹈纹,每组舞蹈者五人,手拉着手,踏歌而舞,于盆壁上均匀分布。


战国至汉代的陶器及汉代画像砖上的舞蹈纹较为常见,此时期多表现长袖舞的场景,绘画或刻划技巧趋于成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纹发展为以贴塑、模印、刻划等表现方法出现在瓷器及画像砖上。典型器如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黄釉乐舞纹瓷扁壶,在器腹模印5个舞蹈或奏乐的艺人,尤以舞蹈者形象生动别致。唐宋至清代,舞蹈纹饰于早期中国陶瓷器物上较为常见,且形式丰富多样。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胡人乐舞图扁壶,描画5个或击手鼓,或吹横笛的胡人,将边歌边舞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