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辽西化石群首次出土保
下一主题:贴近民间的晚清瓷器
潍坊民间的半印半绘年画,是在扑灰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密的扑灰年画在明末清初,为了加快其印制速度,扩大题材内容,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借用杨家埠的木版印刷技术,采取了木版印线条,手绘水墨,平涂颜色的新方法,印刷速度大大提高,题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出现许多场面大、层次多、构图极其丰满、人物刻绘精细的年画佳作。如《重修赵州桥》,作品为120厘米×120厘米,分桥上桥下两层构图,桥上车水马龙,桥下游船美女、一派重修赵州桥的繁荣景象。
半印半绘年画,在其刻绘技艺和技术风格上,继承了扑灰年画的传统特点,又有了新的发展,根据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线条遒劲流畅。半印半绘年画在朽稿、刻板上与杨家埠年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半印半绘年画只是刻一块线版,即印出墨线稿,其他部分完全手绘,对于线版的刻制要求非常高。清代中后期,高密李家庄等地形成了数十人的刻版队伍,技艺最高的当数李家庄的三辈刻版艺人。当地群众还编了顺口溜:“三辈匠人大二小,左右开工好快刀。四季不问田里事,烧肉单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