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釉陶—瓷器的源头
发布时间 2011-11-19 浏览 49609 次
的原料是粘土,烧造时的温度较低约500℃至800℃,胚体没有烧结;瓷器胚胎的原料是高岭土,烧造的温度较高约1200℃至1500℃左右,胚体基本完全烧结。因此瓷器的气孔率、吸水率都比陶器小,而硬度、重量都比陶器高和重,且扣击之发出的声音也比陶器脆越清亮。

对比上述的彩陶、黑陶、白陶、硬质釉陶四种陶器,只有白陶和硬质釉陶其胚胎的质量中含有相当的高岭土的成分,尤其是硬质釉陶,因为烧制的温度较高,所以才能具有瓷器的一些特征,可以说硬质釉陶具备了发展成瓷器的基本条件。

当然,我们在理解硬质釉陶发展成青釉瓷时,要注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间经历了数百年进化和半陶半瓷的过程,它决不是一夜一刻之间的立时蜕变。在至西周时期(公元前770至公元前221年)由于胎质釉和施釉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胎土淘锻成灰白色,所施的青釉也趋向纯净透明,至此硬质釉陶便发展进化为早期的青釉瓷。然而,我国真正的青釉瓷的成熟应该是在东周。可以说青釉瓷的产生在我国陶瓷的发展史上,开创了光辉璀璨的新纪元。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