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如何品出普洱茶的新鲜
下一主题: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
该项技术在研究茶叶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不同茶叶害虫采用确定化学防治基线进行化学防治和病毒防治等防治策略,生产农药无公害茶叶。其技术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化学防治对茶小绿叶蝉的化学防治确定其防治基线,采用“冬防加二次连防”的防治策略,即:秋茶停采后,茶小绿叶蝉末代卵孵化毕,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压低越冬虫口基数,从而将次年第一高峰始期推迟到6月下旬以后,向后结合其它害虫发生情况,在第一高峰始期喷第一次农药(天王星或速灭杀丁5000~6000倍),隔一个历期10~12天喷第二次农药(乐果加敌敌畏1000倍),经此连防后,第二个高峰期推迟15天,进入秋季第二次连防,结果全年直接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由原来常规防治9次降至为5次。病毒防治对食时性害虫,常发生的茶毛虫,油桐尺蠖、茶小卷叶蛾均采用病毒防治。
病毒剂量:茶毛虫多角体病毒,田间应用量500亿多角体/亩,较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田间应用量125mg/亩,油桐尺蠖多用体病毒,田间应用量1000亿多角体/亩。
喷毒时间:于幼虫盛孵期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