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石亭绿加工工艺
发布时间 2011-12-19 浏览 49245 次
    石亭绿又名石亭茶,产于福建省南安县丰州乡的九日山和莲花峰一带。

    石亭绿的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不同于一般的红、绿茶,又区别于乌龙茶,介于乌龙茶和绿茶之间。即当嫩梢长到即将形成驻芽前,芽头初展呈“鸡舌状”时,采下一芽二叶,采夏秋茶应在芽头初展前采下一芽二叶。要求嫩度匀整一致。按此标准采下的芽叶醚浸出物含量较高,咖啡碱、多酚类、含氮量较低,有利于石亭绿品质风格的形成。

    精湛的工艺技术是石亭绿品质形成的保证。主要的工艺有轻萎凋、杀青、初揉、复炒、复揉、煇炒、足干等八道工序。

    轻萎凋的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促使茶多酚轻度氧化,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这一系列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石亭绿香味醇爽的物质基础。轻萎凋是将芽叶摊放在竹制的匾上,放在通风的阴凉处,当含水量减少5~8%,叶色失去光泽,叶质转软,发出清香即为适度。

    初揉到复揉是石亭茶做形的关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