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茶喻祸福
发布时间 2012-03-13 浏览 49765 次

饮茶之风盛于唐代。

  传世的一幅唐代名画《唐后从行图》(张黄作)中﹐在雍容华贵的武则天被前呼后拥的出行场面里﹐画家“安排”了一个手捧茶托的侍女跟从在后。在宫廷里帝后的走动已离不开茶﹐需要有专人司掌茶具﹐饮茶在当时已成习俗由此可见一斑。

  武则天(624年一705年)﹐名曌﹐唐高宗李治皇后﹐天授元年(690年)代唐称帝﹐国号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是否雅好饮茶﹐正史无有记载。但据明代屠隆《考盘余事》说﹐武则天博学有著述之才﹐但是对茶却生性讨厌﹐曾低毁说﹕“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害斯大。获益则收功茶力﹐贻患则不为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从茶在短时间内对调理人体有益和长期饮茶可能导致耗损体质出发﹐来比喻福易见而祸难见﹐茶已不再停留在品饮的层次﹐而成为像武则天这样的帝王者在政治上的鉴戒。

  在此须说明的一点是﹐北宋赵令畤《侯鲭录》也记有类似的言论﹐“作者”却是唐右补阙綦毋□﹐而非武则天﹐说他也是博学有著述之才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