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帛看秦汉之际的隶书风貌
发布时间 2012-09-19 浏览 52564 次
拔弩张、雄健峻挺,有着一种不受拘束的豪健之气。而《春秋事语》(图七)则是古雅类的代表,它的府笔多弧线形的肥笔,构形多内敛而古拙,看上去颇有一种雍容大度的风范。至于《阴阳五行》乙篇(图八),则是飘逸类的佳作,它在用笔上秀逸舒展,构形上自由灵动,加上字距的安排宽窄得体,因此显得张驰有度,一派自由灵动、秀雅飘逸的气象。

用古隶抄写的帛书中,也有明确的纪年,《刑德》甲篇的“刑德大游干支表”中就有“今皇帝十一年”的记载,所谓“今皇帝十一年”也就是汉高祖十一年(前195年),这也就说明,这类古隶抄写的大致年代应该在汉高祖十一年前后。

帛书中的所谓汉求是指那类字形扁方、用笔规范定型的一类书体,这种书体与前面所述的篆隶、古隶截然不同,它已没什么篆书的结构,也没多少自由灵动的个性化书风,而是一种很规范化的隶书,这种规范化,不仅表现在布局中行距字距匀整统一,而且表现在用笔上都高度一致,完全没什么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带长捺的“无”字和“也”字,可以说是千篇一律,在那一个位置都一样,这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