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帛看秦汉之际的隶书风貌
发布时间 2012-09-19 浏览 52563 次
异于告诉我们,隶书的规范定型,或者说隶书的成熟在西汉初年就已完成了。也许有人会说,这可能是当时某一个人的书写风格。其实不然,马王堆帛书中用汉隶抄写的古文献有很多种,如《老子》乙本、《黄帝内经》、《周易》、《易传》、《相马经》、《五星占》、《刑德》乙篇等,它们虽然看上去整体风格都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就可发现,它们其实并不完全一样,如《周易》(图九)和《相马经》和《五星占》(图十)的书风就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说明这类帛书并不是一个人所抄写。冈此也就反映出当时的抄手们已非常熟悉这种规范定型的隶书写法。

这类帛书中也有好几处明确的纪年,在《刑德》乙篇中有“孝惠元”(前194)的纪年,这说明它抄写时代的上限不会超过公元前194年。在《五星占》中记载五星的运转周期时,从秦始皇元年一直记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这也就意味着,这件帛书抄写年代的时代上限不会超过公元前177年,这样我们也就可以推断,所谓汉隶抄写流行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94年至177年前后。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急遽动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