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纵向的和动态的,而所引用的资料基本都是与其相关的古代工艺典籍、考古文献、地方志等文字资料。对民窑业发展的运动轨迹主要是通过其产品(瓷器)的原料、胎土、造型、品种、纹饰、艺术风格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变化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的政策、官窑对民窑的影响、陶瓷市场对民窑发展的推动作用等不同方面反映来体现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物"(民窑业所制作的瓷器)。而中篇与下篇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在这些"物"背后活动着的人(即制作者),以及人作用于"物"的制作手段。即: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等,还有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行业组织、行业制度、行业习俗、行业崇拜、行业语言等文化体系。归纳起来也就是当地陶工们赖以生存的三种关系。即:
(1)人与自然的关系,即陶工们在改造和利用当地资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工艺和物质文化或人工制品的关系。
(2)人与人的关系,即为了生计和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陶工们以不同地缘、血缘及业缘为群体而形成的行业组织、制度、习俗和行业文化或社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