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河南钧瓷与后起之秀铜红釉的见解
发布时间 2012-11-21 浏览 52223 次
主因素。近代铜红釉以红紫居多,应以Cu2O和Cu0为呈色主因素,Cu+2为辅助成色因素。附表1、2、<3列于后。

(4) 古钧釉的硅铝比(见表4a)是10.70—13.30,仿钧釉的硅铝比(见表4b)是<9.60—12.40。铜红釉的硅铝比(见表4c)一般是7.5280—14.1473,个别高的达32.6095。

从硅铝比数值来看,钧瓷釉最低,由于含量的相对增高,不利于釉系的液相分离和呈色,这也是古钧和仿钧难烧,上乘产品极少的原因之一。

(5)综合分类与剖析:

从化学组成来分类古钧釉、仿钧釉和一部分铜红釉属于钙釉。另一部分铜红釉属于灰铅釉和铅釉。钙釉创于“商周”,成熟于后世。铅釉首见“汉陶”盛行于“唐代”。二者均为中国陶瓷釉熔剂技术源远流长的品种,并流传沿用至今。铜被引入釉中系古钧窑所首创,它在古瓷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人为专工”的典型,钧台窑代表着古钧窑技精艺巧的高峰。铜红釉在古钧釉的基础上,引入了高温熔块(例如:铅锡晶料;红、绿、白烧料)。改变了釉的化学组成,发展许多具有特色的铜红窑变釉系的新品种。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