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谈古代书画中传字款字
下一主题:斗彩刍议
3、 民窑在促进各民族陶瓷工艺融合方面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在历史上发展起自己的陶瓷手工业,生产出符合本民族生活习惯的器物,比较突出的渤海、辽、西夏、金。他们在很远的时期就与汉人地区有交往,受汉人影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得到发展,也向汉人学习先进的陶瓷工艺。在他们的首领建立政权以后,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强大的武装对中原不断地进行侵犯,十二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但民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汉人的瓷器最受欢迎。考古资料显示,渤海、辽、西夏、金政权控制区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器、瓷器、釉陶作品有本民族生产的特点,但大多数是来自汉族各个窑系的产品。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陶瓷,从造型到装饰都学习汉人工匠的工艺。而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生活用具,也有不少是向汉人陶瓷工匠学习的,如唐代邢窑的白瓷就吸收契丹民族在马上爱用的皮囊壶,这类作品在西安地区唐墓和河北内丘邢窑窑址里都有发现。不但造型像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