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窑瓷器的发展规律和贡献
发布时间 2012-11-26 浏览 58357 次
就是花纹装饰也和契丹人在皮囊上绣出的花纹、垂惩一样。这此少数民族贵族集团建立政权以后,也按照汉人的统治方式建立皇宫、都城、官府衙门、寺庙、坟墓等,这些建筑构件中的琉璃制品,也学习汉人工艺。甚至在这些民族政权控制区域的陶瓷作坊也雇用汉瓷工匠来传授技艺或直接进行生产,共同的工艺意识和使用习惯的形成,促进制瓷工艺的融合。例如渤海、辽、西夏政权控制下的陶瓷,民族特点就很明显,到金人政权下的陶瓷和汉族人民使用的陶瓷,无论是东北地区还是关内都没有多少区别,元趄之后全国上下形成一个统一的风格。

4、 民窑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促进海上贸易发展,促进海上交通线不断拓展。

汉代就有青瓷输出海外,在中国的近邻东南亚一些国家就发现东汉时期浙江生产的刻波浪纹的青瓷碎片。日本法隆寺献纳物中还保留着南朝到初唐时期的青瓷盘口罐韩国武宁王墓出土相当数量的中国南北朝瓷器。韩国珍藏着中国最早的白瓷,以后随贸易的发展和海上、陆上交通线的开拓,中国瓷器越来越多地流入到世界各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