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窑瓷器的发展规律和贡献
发布时间 2012-11-26 浏览 58367 次
由于瓷器很受人们欢迎,它又更加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推动着海上交通线不断拓展。九世纪以后陶瓷输出形成规模。如浙江宁波和义路唐代港口遗址发掘出土的唐代沉船和900多件瓷器,时间最早的一件是越窑青瓷年款为大中二年(848年),与越窑青瓷同时出土的有质量很高的长沙窑瓷器,这种高水平的青瓷和釉下彩的瓷器也是在九世纪以后生产出来的。晚唐五代产量较大,销售到海外的瓷窑相当多的产品有越窑,婺州窑、瓯窑、邢窑、巩县窑、早期定窑产品和长沙窑釉下彩瓷器。上述各窑的产品有青瓷、青釉釉下彩、白瓷、三彩釉陶、单色釉陶,还有沿海地区生产的质地较粗的瓷器,如广东潮州北山窑、梅县水车窑、新会窑的青瓷。广东青瓷在日本、东南亚、南亚地区都有出土,浅灰胎,粗厚坚硬,表面施一层厚厚的玻璃质釉,开细碎片纹。出土唐代瓷器较多的地点有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西亚及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阿曼、非洲的埃及和坦桑尼亚等、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等。唐朝距今已过去一千多年,陶瓷文物一般很难见到,然而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