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珠圆玉润熔诸家——破
下一主题:书画作伪与鉴别
一位著名的陶瓷鉴定专家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写有两句颇为流行且相当顺口的断语:“古瓷沉甸甸,新瓷轻飘飘”。这两句话乍听仿佛是经过多年陶瓷鉴定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后所产生的至理名言,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鉴定陶瓷是古是新的标尺。应当说,这两句话在多数情况下是非常灵验的,但是上下几千年,沧海茫茫、陶林绵绵,窑口众多难以计数,品种杂乱也无法述全,且造型、施釉、加彩和做胎均花样百出。试想,这两句话用在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件瓷器上都会灵验吗?答案应当是否定的。
可以说古瓷大多是沉甸甸的,也许是由于古代练泥陶冶的技术差、胎质含的杂质较多、胎体较厚的缘故所致。陶瓷史上著名的元青花瓷器大多胎体厚重,器型高大,握在手上的确有沉甸甸的感觉,但这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说历史上的每一件古瓷都是沉甸甸的。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晚唐定窑的葵口盘,胎薄,握在手上肯定是轻飘飘的,然而它是名副其实的晚唐时期的古瓷;现藏日日本东京一家美术馆的北宋定窑白瓷刻花碗,侈口,深腹,其碗壁很薄,握在手里肯定是轻飘飘的,然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