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迎来大宗茶时代
发布时间 2013-05-18 浏览 51223 次
生产加工。

  对策:加大政策扶持,加强产品研发

  “2012年公司生产的毛峰销售了20万斤,”印江自治县绿野茶业公司总经理陈仁杰告诉记者。位于印江县中坝乡的绿野茶业自2011年建厂以来,坚持走大宗茶生产销售路线。大宗茶的茶青价格相对于名优茶要便宜很多,公司流动资金的压力要小的多。

  为了开拓大宗茶市场,今年,公司已制定了比去年翻两番的目标。但困扰陈仁杰最大的问题是流动资金短缺,企业在名优茶收购期间已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在名优茶的生产,由于资金回笼慢,造成大宗茶茶青无资金收购的冏境。

  “去年生产的2吨50元左右的中档茶不到年底就卖完了。”石阡县夷州贡茶公司总经理王飞叹息着对记者说,王飞做茶已经有10年了,从市场一线反馈的信息告诉他,大宗茶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一些加工企业迷恋高端,但我相信大宗茶才是未来的方向,应该把茶叶产品变成商品,而不是礼品。”鉴于生产能力有限,王飞今年计划生产10万斤大宗茶。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