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晋代拓本
发布时间 2013-12-15 浏览 57056 次
为《述书赋》所作注中说的。唐人说“打本”,即拓本。《三体石经》是魏石经,窦泉以为这是蔡邕的汉石经,系受《后汉书蔡邕传》中范晔误记的影响。

魏石经毁于唐以前,这一点可以肯定。所以窦泉所见这四纸拓片,必是唐以前某个时候拓下来的。屡经破坏的魏石经残存经碑,于隋开皇六年由洛阳搬到长安,遇隋末战乱又遭毁坏,被建筑部门用作房屋“柱础”。唐初贞观年间,魏征收集时仅得残石,据说“十不存一”。因此,到隋末,已无魏石经存世。窦泉人在长安,又是一生留心书法,当然知道石经的毁弃存亡。他所见“打本《三体石经》四纸”,明确说是“石既寻毁,其本最稀”,就不会是魏征收集的残石拓片。窦泉《述书赋》称石鼓文为:“上有篆文,今见打本。”这里他不说“其本最稀”,就因为石鼓仍在,拓片并不稀罕。他说魏石经“其本最稀”,就因为碑已不存,不能再拓;“最稀”亦言其珍贵。因此,这魏石经四纸“打本”,必定拓于经碑尚存之时,自然必须是唐以前拓下来的。

其二是,封演记绎山刻石,从北魏开始被“历代摹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