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明、清摺扇书画
下一主题:书画用印常识
联系上文,读“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之语,知其意思是,汉魏石经既已毁坏,但前代承传下来的石经拓本,仍在皇家秘府珍藏。现据《隋志》书目统计,隋代皇家藏有东汉熹平石经即一字石经33卷,魏正始石经即三字石经17卷,合计50卷;梁代皇家藏有一字石经16卷,三字石经25卷,合计41卷,其中10卷已亡。此外,隋代皇家另有秦皇会稽石刻文与曹丕《典论》石刻文各一卷。以上凡93卷,尚存83卷,都可认为是拓石之拓本。
不过,学界对《隋志》中石经是否是拓本,持有异议。多数学者认为是拓本。如王国维说:“《隋志》著录之二种石经,确为拓本。”马衡、刘国钧、钱存训诸人意见,与此基本相同。少数学者有不同意见:一是认为这些石经中可能是抄本;二是认为“相承传拓”之“拓”,乃是搨之误,因此这些石经不是拓本,而是搨本。
确定《隋志》石经是否是拓本,我想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隋与梁两代皇家珍藏汉魏石经的目的是什么?
汉魏两种石经,它们原来的目的都是为校正经学文字。那么,《隋志》中石经是否也以校正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