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为目的呢?回答是否定的。这些汉魏石经若以校正经学文字为目的,《隋志》就应将《尚书》《春秋》《论语》等七种石经,分别归类于各自名下的经籍书目之中。现在《隋志》并不这样做,而是说:“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这就明白告诉读者:石经原是“以为七经正字”,而现在则是“附于此篇,以备小学”。所以,《隋志》把全部汉魏石经放在一起,又把秦帝刻石、《典论》刻石也放在一起,将它们与所有“小学”书籍归在一类,明确说是“以备小学”,就是作书法学习之用。另请注意《隋志》在汉魏石经之前,所列书目还有:《四体书势》《古今八体六文书法》《古今篆隶杂字体》《篆隶杂体书》等。这些无不都是实实在在的书法书籍,石经与这些书籍的性质是一样的。
《隋志》著录的汉魏石经,肯定是以书法为目的。而汉魏石经的书法价值,乃是世人早已公认的。汉石经为蔡邕等赫赫名家所书,公认是标准的汉代隶书;后人学习隶书,最好的范本就是汉石经。魏石经或说是邯郸淳书,或说是卫觊书,总之出自名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