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晋代拓本
发布时间 2013-12-15 浏览 57003 次
原有经碑二十五枚,所存也是十八枚。不管哪种说法,魏石经到东晋末年,其碑石总是有一半或小半已经“崩”坏。魏石经是碑的两面都刻字,所谓“表里书”。经碑是巨石,“高一丈许,广四尺”,或说“长八尺,广四尺”。当经碑“崩”坏以后,如此巨石落地,总有一面文字无法看见,另一面文字必有不同程度损坏。因此,当经碑一半或小半“崩”坏以后,残卷拓本尚能产生,梁所收藏的两种魏石经足拓本,就无论如何无从产生。(其实,隋收藏的魏石经《尚书》九卷本,仅比足本少四卷,也难以产生)从石经毁坏的三阶段考察,梁有的这两种魏石经足本,非在其碑石未“崩”以前拓下来不可,东晋以后一无可能。因此,断其为晋代拓本是可以成立的。

其次,《隋志》著录隋皇家藏有《一字石经仪礼》九卷。事实上汉石经《仪礼》碑石到东晋末年已经全部“崩坏”,因此可断其为晋代拓本。

汉石经为全部今文经。汉一字石经《仪礼》,马衡考为大戴本。据贾公彦《仪礼疏》,大戴与小戴的区别,仅在篇章排列,其卷数都是十七卷。所以,隋收藏的汉石经大戴《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