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明、清摺扇书画
下一主题:书画用印常识
晋代有用白芨水于拓石的技术吗?
前代拓石,一般先将纸用白芨水浸湿后贴在碑上,或者先在碑上涂白芨水后再贴纸,此称上纸。上纸以后,才能上墨。白芨水是中药材白芨的浸出液,无色透明而有粘性。使用白芨水的目的,是利用其滑而有粘性,使纸附在石上,纸干后不致轻易绷起脱空,如此就便于上墨。
晋代是否用白芨水拓石,文献无记载。但是,从现代拓石经验看,不是非用白芨水不可,也可以用替代品如稀释的胶水。而且,拓石专家还这样说:“除用白芨水或胶水浸纸外,有些地区习惯上直接用清水浸纸亦无不可,只要上墨时不过早绷起造成空虚或脱落即可。”白芨在中国本不是稀罕之物,而白芨水又不成为拓石的先决条件,因为清水也是可以用的,这就更是方便的事。若从白芨水的替代品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