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饱富蕴涵的早期玉饰
下一主题:玉器收藏渐红火
在当今国内艺术品拍卖场上,若论被造假最多、最滥的古代画家,恐怕非“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莫属了。之所以屡被造假,不仅仅因为他是“扬州八怪”的代表,家喻户晓、充满传奇、画价不菲也是众多因素之一。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世籍苏州,明洪武年间迁居兴化。少孤贫,天资奇纵,超越流辈。四岁丧母,由乳母、姑母抚育。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乾隆七年任山东范县,十一年调潍县,乾隆十七年底去官。为官期间,“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是一位加泽于民的清官。乾隆十八年初回到兴化,直到乾隆三十年去世,历13年,其间多在扬州卖画,与友游山玩水、诗酒唱和。晚年足迹以扬州为中心,同画家汪士慎、金农、高翔等人交游,形成著名的“扬州画派”,一生经历了“早初贫——中做官——晚年卖画为生”的曲折人生。
郑板桥被后人誉为“诗、书、画”三绝的全才画家。他的诗有杜甫的遗风,关心民间疾苦,重在表现社会现实。其书法融黄庭坚、苏东坡之体,掺篆隶楷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