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饱富蕴涵的早期玉饰
下一主题:玉器收藏渐红火
郑板桥的书画因格高绝俗,颇受文人、商贾的青睐,求者众多。他在给友人信中写道:“近时求画书者,较往年更激数倍,都属同年同寅及巨绅,大抵携赠物而来,势不得不为之一挥。”“索书索画,积纸盈案,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未识可有清偿之日否?”
在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猶和兴化的刘敬尹二人。但二人气息入俗、笔力显弱,尚难与真迹比肩,后世研究郑板桥书画的不难辨认。清中期后,板桥书画曾一度泛滥,对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烬遗录》载:“惟先生书画,赝本颇多。”又云:“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