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造假最多最滥 浅谈郑板桥书画辨伪
发布时间 2013-12-31 浏览 50373 次
并杂以兰竹笔画入书,大小参差,乱石铺街,标新立异,既有峻峭纵横之雄,又有潇洒秀丽之韵,人称“六分半书”。清何绍基评板桥书“板桥字仿山谷,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以绘画笔法入书法中古亦有之,但像板桥出神入化者无二也。他的绘画成就最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格调超人。其兰花突出山间野气,用笔粗放,幽香扑人。

郑板桥的书画因格高绝俗,颇受文人、商贾的青睐,求者众多。他在给友人信中写道:“近时求画书者,较往年更激数倍,都属同年同寅及巨绅,大抵携赠物而来,势不得不为之一挥。”“索书索画,积纸盈案,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未识可有清偿之日否?”

在郑板桥去世后,造假者颇众,其中有名的要属山东潍坊的谭子猶和兴化的刘敬尹二人。但二人气息入俗、笔力显弱,尚难与真迹比肩,后世研究郑板桥书画的不难辨认。清中期后,板桥书画曾一度泛滥,对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烬遗录》载:“惟先生书画,赝本颇多。”又云:“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