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在明朝的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 2014-01-28 浏览 49801 次

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我国商品货币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丝货、丝织品、棉布、糖、瓷器、铁器,还是粮食、药材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声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加上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使得中国海外贸易的货源充足,质地优良,价格便宜。而15—16世纪中叶的西欧各国家,却陷入战乱、灾荒、瘟疫之中,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农产量下降;加上“价格革命”的冲击,经济日益萧条,物价上涨,各类商品极为匮乏。因此,当时对这些国家主要以出口为主。

当时,广州的海外贸易成为全国海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广州于秦汉年间最早形成中国第一个港市之后,至南宋末年,一直是中国海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口。到了元代中叶,泉州港崛起,广州才退居第二位,但仍然保持繁荣的局面。

明代通过广州的商品,除了各国的土特产如胡椒、苏木、象牙、檀香、沉香、葡萄酒、橄榄油等货物外,主要的和大量的是银子作为流通手段输入广州和中国各地。也就是说,外国商人是携带大量银子来广州购买中国货物贩回国内去倾销的。

中国有许多日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