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茶具的演变谈中国茶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2-24 浏览 49319 次
,容量大,味不易散。唐代茶壶又称“汤瓶”或“茶注”,壶嘴称“流子”。这样的器型是方便煮茶观汤而设计的。唐代茶壶的流子都很短,保留了双系和执把,但瓶身变成了圆筒形,侈口,短颈,外卷唇,短流和双系下常常贴印棕榈树及对鸟图案,为典型的沙窑器物。另有一种汤瓶,去掉了双系和执手,而是在肩部加了一根管装直横把柄。茶壶口大,便于观汤,高高的执手和把柄便于烧火、倒茶,流口朝天可防烟尘进入。唐代流行煮茶,即是将茶叶放入盛有汤水的壶中一起烹煮。煮茶的用水、用火都很讲究,陆羽《茶经》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指出饮茶用水以钟乳泉和天然石池中缓慢流动的泉水最佳。生火的材料应选用木炭,炭火有焰而无烟,谓之“活火”,用“活火”烧成的开水没有烟味,能保持泉水的甘鲜。不仅如此,煮茶的水温也有规定,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 3 ] ( P5120 ),将开水沸腾的过程分为三级:“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强调指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