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那么,可能是陶谦打探到的?如果是这样,按常理,曹家的秘密行动,你陶谦侦知了此事也不宜张扬出去,更不宜冒冒然派骑兵去“护送”。
总之,《吴书》的记载,怎么分析都是漏洞百出,疑点重重的。
3,《吴书》的记载,是陶谦的一面之词。
我们来问一下,《吴书》的作者是怎么知道张闿谋害曹嵩是擅自所为,陶谦并没有参与谋划此事的呢?看来,是来自陶谦的一面之词。 但是,陶谦的这个一面之词可以相信吗?有说服力吗?显然没有。
试想,陶谦行凶谋杀曹嵩,其行为背离了时代的基本道德。他行凶之后,还会主动承认吗?为了逃避舆论责骂及曹操的惩罚,必然会竭力为自己开脱,于是,部将张闿就自然成了最合适的代罪羊。况且,张闿行凶之后就再没了影信,是陶谦将他放跑了还是先藏起来后来又跑了都不得而知。陶谦之词,遂成为死无对证的一面之词,完全不能作为说明陶谦没有谋害曹嵩的证据。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