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科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58034 次
、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也就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提及的理科教育,而广义的科学教育除数学和自然科学外,还包括环境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等;就实务运作层面,科学教育包括政策、目标和理念、课程和教材、教与学、评价、师资教育,乃至全民科学素养的培养等,本文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的科学教育。


    (一)当代科学教育改革的理念
    毕比和德波尔(Bybee, R. & DeBoer, G, 1994)通过科学教育发展史的分析,总结出三个教育目标,即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掌握科学事实和原理性的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理解科学的应用。[1] 这三个目标在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不断地变化并重复,影响着科学课程和教学实践。托宾、蒂平斯和盖拉德(Tobin, K., Tippins, D., & Gallard, A.J., 1994)认为当代科学教育的理念是将科学作为一种过程来理解,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2] 霍斯利等 (Horsley, et al., 1993)指出建构主义是当今科学教育改革的哲学理念,它要求教师改变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