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科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58836 次
纲”,在最近一次课改中才将二者合并为课程标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传授科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工具的实际技能,并强调解答习题是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情感。
     2、探索徘徊时期(1957年—1965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开始摆脱苏联的影响,进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阶段,照搬套用苏联教育经验的教学实践所带来的学校系统、教学体制方面的矛盾在这一时期爆发出来。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17]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传授基本知识及其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方面的应用,扩大科学教育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和国际主义情感。
     3、十年^***时期(1966年—1976年)
    这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