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科学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58041 次
p; 5、全面发展时期(1988年—2000年)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992年义务教育制度在全国推广,随之兴起的素质教育改革促进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转变,强调“双基”,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但编制和实施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19]
     6、理念变革时期(2001年—)
    这次科学课程改革主要借鉴美国的“2061计划”、《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文件,更多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一种思考和了解的方式,课程开发者更为重视学生的质疑能力、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