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运作,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迫切需要相应的科学教育学术研究来支撑,但我国科学教育的学科建设还很薄弱。[23] 欧美国家十分重视科学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对科学教育改革有影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如建构主义理论、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的研究等。这些成果不仅对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起到了指导作用,也为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亟需本国文化基础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另外,我国科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分散在理科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中,全国只有为数甚少的博士点,具有科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无法进行深入和系统的专业培养和研究,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科学教育研究无法与国际科学教育界进行交流和对话。
(四)科学教师教育建设的薄弱
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只注重“双基”的科学教育观,教师和学生不知道科学究竟是什么,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做法常常出现在科学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往科学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