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唐云、陆俨少、谢稚柳、程十发等10余位沪上国画名家绘制了一批宜兴
紫砂壶壶,并由徐孝穆、沈觉初等名手镌刻。无论画壶者,刻壶者,制壶者,还是策划此事者,当时恐怕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这些即兴之作会被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视为
紫砂壶复兴之第二浪
。
当时,国人囊中羞涩,留不住这些壶。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了海外游子
。
30年后的今天,这批
紫砂壶名壶却又回到了上海。
不久前,在豫园绮藻堂,和书画家张桂铭、童衍方、唐逸览及宜兴陶艺大师徐秀棠等一起品茗,沏茶的壶就是那百余把漂洋过海归来的
紫砂壶壶中的一把,上面有唐云绘的两只蟋蟀,栩栩如生,鸣声在耳。不禁感叹:风水就是这样转的。
好几年前,我在上海美术馆的卖品部看到过两把茶壶,壶很普通,甚至略嫌粗糙,为无名氏所制,但是二壶分别有陆俨少、方增先手迹,且皆由名刻手沈觉初镌刻。一壶陆俨少画了孤舟一片。陆画当然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