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陕西平利叫响四个“国
下一主题:徐会建的“茶人梦”
8月11日,赤石镇瑶珍茶厂,刘水生(右一)、刘水兴、刘水才(左一)三兄弟展示家族用于为茶叶分类的茶章。家族茶叶生意历经100多年,用过31个茶章 特派记者胡冬冬 发自福建武夷山
中俄万里茶道,汉口是起点。汉口并不产茶,但茶叶贸易繁荣,四方茶叶云集,其中,武夷山茶是一个重要来源。
在福建武夷山地区,下梅、赤石、星村三镇均为生产、运输武夷茶的重要码头。11日,记者来到梅溪汇入崇阳溪处的赤石村,探寻古迹文物。
听镇民介绍,1998年洪水,赤石古街几乎全被淹没,村民大多迁到由政府统一规划的“赤石新村”。记者眼前,茶商旧宅院杂草丛生,溪边19座运茶码头都已废弃,溪上舟来楫往的运茶景象只能想像。
机缘巧合,记者在刘氏“万里瑶珍”茶厂,见到了武夷岩茶瑶珍号的31枚茶章。它们为瑶珍号第12代传人刘水生、刘水兴、刘水才三兄弟家传,此前隐于民间,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这套老茶章,由瑶珍茶厂于清代中期所作,是目前武夷山地区唯一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