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玉辨伪要素之——看
下一主题:中国古玉器鉴定及欣赏
据沪上知名玉石专家钱振峰介绍,如果说“沁色”是鉴别出土古玉的主要标志,那么“包浆”则是鉴别传世古玉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传世古玉由于经过人的长期盘玩,久而久之,人的精气所凝聚,玉的表面会包有一层温润光泽的油脂,俗称“包浆”。同时,人的精神气血又会渗入玉的纹理,使玉的表面布满血丝,状如牛毛,若隐若现,俗称“牛毛纹”。这种包浆和牛毛纹便是我们鉴别传世古玉的两大要素。
无论是“包浆”还是“牛毛纹”,古人讲是人的精神气血所聚,实则是人体的有机物质所致。人体的有机物质凝聚在玉的表面,便成为“包浆”;人体的有机物质沁入到玉的里面,便形成所谓“牛毛纹”。这些往往使人对玉产生了一层神秘感。如同古玉的其他特征都可以做假一样,沁色、包浆、牛毛纹等也可以做假,而且其手段之高,往往几可乱真。据报载,安徽一个仿古高手带了一批“古玉”去广东兜售,被公安机关当作文物走私贩子抓获,这个仿冒高手的“古玉”上的沁色,其实是用颜色煮出来的,牛毛纹则是用木屑薰出来的。
“牛毛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