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蕴涵的质色美(五)
发布时间 2015-08-18 浏览 49261 次
产地联系起来,使翡翠审美更加科学化,除去一些揣摩的成分。

  (六)性

  矿物学家鉴定某种矿物是否是翠,往往需要捕捉其有无翠性,以“性”为标准。一般地说,初步目验鉴定就是经观察发现有了翠性就是翠,没有翠性就不是翠。那么“性”是什么?据矿物学著作介绍,“翠性是指翡翠中有闪光的较大矿物颗粒,对光观察容易发现。虽然有翠性不好者,但可以证明它是翡翠而不是其它玉料,因为只有翡翠才出现闪光的翠性,亦称翠花”(前揭《中国宝石和宝玉》表17~4~5“翠性”)。亦有称为“雪片”、“苍蝇翅”、“蚊子翅”及“沙星”者(前揭《宝玉石鉴定指南》343“2组构与翠性(2)翠性”)。

  翠性不仅是鉴定是否是翡翠的基本标准和重要依据,而且它对翡翠等级也有重大影响。“翡翠中硬玉矿物的颗粒大小决定了翠性大小,晶粒大者翠性大,晶粒小者翠性小。翠性大的翡翠质地粗糙、透明度差;翠性小的翡翠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由此看来,翠性对翡翠审美必然地带来一定的正、反两面的影响,必须承认翠性对翡翠审美带来的是不利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