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有着密切联系,但广大的翡翠采掘工人、碾翠大师、翡翠商人和鉴赏家、买主却是以观察所获印象感觉为依据,在表达上多使用在群众中广泛通用的俗语,说得清楚,听得明白,这对矿物学者、翡翠研究人员来说也是不无裨益的。当代矿物学家、宝石学家也非常重视翡翠的质地,在其专著中多专辟章节进行论述。地子种类很多,差别明显,主要根据地子的颜色类别、深浅浓淡、透明度好坏及杂质情况等,分为20多种,有玻璃地、水地、蛋青地、鼻涕地、青水地、灰水地、紫水地、浑水地、细白地、白沙地、豆青地、紫花地、青花地、白花地、瓷地、干白地、糙白地、糙灰地、狗尿地等(董振信编著: 《宝玉石鉴赏指南》页345~346,地震出版社,1995年),还有藕粉地、灰沙地、香灰地、石灰地、糙豆青地等(前揭《中国宝石和玉石》表17~2“翡翠质地常见品种表”,页101~102)共20~25种质地地色。当然,上述质地分类或者说分级是否妥当还可研究。如果要想再往细微分类虽然可以做到,但对审美来说并非完全必要。上述质地的比喻命名也多借鉴和田玉、玛瑙以及玻璃(料器)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