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书画市场的几道坎
发布时间 2015-09-13 浏览 49437 次

10月底,北京、成都、重庆及刚刚成立的“蜀人墨社”数十位书画家汇聚都江堰,对书画市场的走向进行分析。

  “什么最赚钱?”由北京赶到的2006中国十大鉴定家评委富振洋设问。“还是文化产业。房地产,即使卖到每平方1万元、5万元,也是有价的,而艺术是无价的。”

  但是,蜀中艺术品市场并不乐观。行家们归纳论辩,缘于存在以下几道坎。

  一是画家的非市场意识,仍然存在。例如,太清高,走到极致会导致艺术家穷愁潦倒。著名艺术家赵树同认为:“清高是自己拔着头发往天上升。艺术离开市场,就缺了一个翅膀,飞不起来。过去王羲之给人画扇画,也是有偿的。艺术品不仅是个人欣赏,还要别人认同,在认同中弘扬我们的东西。”富振洋为此提出了一个折衷办法:既创作市场需要的,也搞自己想要的,以前者养后者。蜀人墨社社长、书法家张剑表示要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商量培养”场所和服务。

  二是应创作出有风格、水准更高的作品。富振洋举例说,在北京的工艺品拍卖中,四川蜀绣大师郝淑萍的一件精品,就拍出1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