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和田玉:物以稀为贵
下一主题:趁艺术品市场调整 名
黄帝"冕旒之制"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原始公社制度的崩溃。"合符釜山圭瑞"制的产生标志着玉器当时已成为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我国伟大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论玉"十德",从此玉又成为封建社会对人们道德规范的标准。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一)温润而泽,仁也。(泽意为濡,濡音为儒即儒家,儒家的标准要求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治")。
(二)缜密从栗,知也。(缜意为缜,栗知音为智,意为玉质内紧而外貌明智,即要求人们有外表的明智而又有内在的优秀素质)。
(三)廉而不刿,义也。(廉洁不贪而不刿即不伤义。这就是要求人们即要廉洁奉公而对周围的亲朋好友不伤义气)。
(四)垂之如坠,礼也。(礼仪谦让别人的精神而且要自尊自爱)。
(五)其终诎然,乐也。(终即终点,诎即屈,意为玉器碰撞有声,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保持乐观)。
(六)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瑕是玉中之病,瑜是玉中美者,这就是要求人们敢于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