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桌案
发布时间 2015-12-07 浏览 50241 次
罗锅枨加卡子花或加矮老,无束腰攒牙,挖角牙,裹腿,劈料及霸王枨等。尺寸小的俗称“四仙桌”、“六仙桌”,较宽大的则称“八仙桌”,尤其是后者在全国各地均很常见,不少地方至今仍能见到典型的明式“八仙桌”形式。这种桌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合坐八人,“八仙”之名即取于此。方桌中还有一种两用形式,即把桌子的腿做成上下可拆卸或折叠的两部分。将下部活腿去掉或折叠后可在炕上使用,安上或撑开活腿后可置于地上成为高方桌。高低两用桌的流行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是为适应炕床(冬)、地面(夏)双向生活而设计的一种新品种。

  酒桌多是一种小型长方桌,其前身应是唐宋以来流行的四足炕桌与炕案。这种酒桌一般做得都比较雅致,桌面与腿足常采用案形结体(尤其是夹头榫形式更多见),桌面下有的设计成双层隔板或屉桌形式,用以放置酒具。明式酒桌较流行,前后面一般不加横枨,即使有也多采用高拱罗锅枨,以不妨碍腿足伸缩为准。两侧以施双横枨最常见,既利于增强桌子的稳固性,又使桌子下部不至过于空虚。酒桌在清代康熙以后开始减少,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