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遗服也。”而有些史籍中“鉴”又有明确的以水鉴容的含义。《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日:‘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监通鉴)《庄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这都证明先人曾用器盛水鉴容。郭沫若先生认为:“古人以水为监,即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既称为监,以铜为之则为鉴……”甲骨文中监字作(盟)或(监),像水盆旁一人鉴容形,可见中国先人在用铜镜鉴容之前是采用以水鉴容的。至于怎样从以水鉴容过渡到以铜镜鉴容,郭沫若先生是这样推断的:“普通人用陶器盛水,贵族用铜器盛水,铜器如打磨得很洁净,既无水也可以鉴容。故进一步,即由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镜。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乳,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乳是器足的根蒂。”梁上椿先生在《古镜研究总论》中曾对中国古代铜镜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作过如下排列:“止水一鉴盆中静水一无水光鉴一光面铜片一铜片背面加钮一素背镜一素地加彩绘一改绘彩加铸图纹一加铸字铭。”
从中国古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