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透光铜镜之奥妙
下一主题:古铜镜的铸制
由于史料有限,我们很难了解古代铜镜有售价。《木兰辞》写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凯旋后,恢复女儿妆,“对镜贴花黄”,似乎一般人户家都用得起铜镜。明代杂剧《十五贯》第五出云:“灯借天光,镜借水光”,以无镜表示粗境贫寒,只能以盆水代镜,又似乎贫困人家买不起铜镜。古时候铜镜磨制全由人工,耗时费工,若制成一面纹饰精美、既可实用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高质量的铜镜,价格恐也不会太便宜。
古时候就有以铜镜作为礼物赠送亲友的,但也有一些官吏防微杜渐,连铜镜这样的礼物也不肯收,以养清廉的。
据欧阳修在《归家录》中记叙:宋真宗年间,有位朝中的官吏家藏古铜镜一面,自称可照及二百里,很有些珍稀,他想把这面铜镜送给当朝宰相吕蒙正,托吕蒙正的弟弟送上去。吕宰相为人宽容厚道,听弟弟说起此事后笑道:“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十分巧妙地回绝了,他弟弟再也不敢提及此事了。
据《大唐新语》载,冯履廉任河北尉的时候,有旧时朋友张怀道赠给他一铜镜,他对属下们说:“我做官,只宜收取奉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