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青铜美器 中华瑰宝
下一主题:青铜器的作伪和辨伪
青铜器兴盛于商周时期,其中西周青铜器尤以制作精美而闻名。但精美的西周青铜器是采取什么工艺铸造而成的却一直是个谜。去年9月到今年1月,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的李家铸铜作坊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铸造青铜器用的陶范,为全面了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和周原地区的铸铜业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这次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875平方米,共清理西周时期的灰坑120座、房址8座、水井2眼、灰沟3条、墓葬35座以及车马坑1座。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范,包括了制作鼎、簋、鬲、壶等十几种青铜器的陶范,部分陶范上有兽面纹、龙纹、凤鸟纹、云雷纹等精美纹饰。通过对这些陶范的初步研究,人们对西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有了若干重要认识。
——从原材料看,制作范、模、芯三类范的原材料有区别,制模所用的土质最细腻,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光洁度。范面用土的细腻程度仅次于模,范背材料质地较粗糙,一般都夹杂沙砾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