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文化论纲
发布时间 2019-02-20 浏览 53442 次
端”,良玉被克扣私下出售,进贡内廷者多有劣质玉。明定陵出土神宗生前所用玉器不均为优质白玉的情况即为铁证。

  清代前期由于准部割据新疆,玉路受阻,内廷玉材匮乏,治玉不多。乾隆二十五年之后回部每年贡玉四千斤,内廷玉材充实,促进治玉业发展,终于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道光以后新疆多变,玉料进入内地较少,内廷仍以乾隆时期贡玉雕琢玺印用具。张格尔之变,沙俄入侵,正常的玉石贸易遭到破坏,和田玉入关减少,价格高昂,于是岫岩玉、独山玉被起用,缓解了和田玉不足的窘状。

  1911年清帝逊位,民国成立,帝王玉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逝,和田玉作为帝王玉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结束了。

儒家的玉德观是和田玉广泛普及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

  和田玉登上帝王玉的宝座已是文明时代之初,其前玉器已经历了6000年的发展,其功能遍及祭祀神灵、标明尊卑、区分职责、殓葬尸体等等,这些非生产的社会功能无非是由“玉,神物也”的核心派生出来的,玉的神秘性驱动它步入上层建筑的若干重要领域。

  和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