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金银币市场惊现第二例
下一主题:央行发行特奥会金银纪
儒家将“德”与和田玉对应,提倡玉德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公元前 645年)便提出玉有“九德”。至春秋晚期,儒学宗师孔丘提出玉有“十一德”,将玉德的观点推向高峰。孔子的玉德是利用玉的自然表征(即玉的化学物理诸性能)形象地解释人们的品德和操行。孔子的玉德学说是答复子贡提出贵玉轻珉的问题时说的一番话,孔子曾先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接着提供出了11点儒学玉德观: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