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汉代“冥币”现丹阳
下一主题:纵横古今“秦半两”钱
名 称: 饕餮纹铜鼓
制造年代: 商
材 料: 青铜
规 格: 高75.5厘米,长49厘米
收 藏 地: 湖北省博物馆
作为打击乐器的鼓,至少在商代就已出现,在安阳侯家庄商代墓葬中曾发掘出蟒蛇皮面大鼓的遗痕。文献记载,还有以瓦为匡,以革为面的陶鼓,不过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实物。用青铜制鼓应是略晚时候的事。
商代的青铜鼓仅有两具遗存,这件饕餮纹铜鼓便是其中之一。它形似横置的桶形,上宽下窄,两侧鼓面平素无纹。鼓身上有枕形钮,下有圈足底座,以便悬吊、安放。鼓身满饰云雷纹构成的饕餮纹,其外环简化成斜角形的夔纹。两端边缘饰乳丁三列,象征蒙鼓皮所用之钉。此鼓纹样繁而不乱,简而生神,大有凝重浑厚之气。
饕餮纹是一种将兽面图案化的纹饰,故也称兽面纹,饕餮本是传说中的贪食恶兽。最早把青铜器上的兽面定名为饕餮纹的是宋代的《宣和博古图》,此后历代皆沿用这一名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