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玉器中未见实物,或有文献谈及。应是清代宫廷使用的高档次特殊陈设品。这类大瓶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宽度较大,近似于扁瓶,但有一定厚度,体积较大而纹饰简单,使用时的陈设效果往往同玉材的优劣关系密切。一种整体呈柱状而腹部凸起,这类瓶的纹饰多为厚雕,且较复杂,横截面或为方形,或为圆形,如故宫收藏的碧玉兽面纹长方瓶。高48、宽23.5、厚15厘米(新7452),瓶口、瓶身截面皆为长方形,瓶腹有浅浮雕兽面纹图案,瓶底阴刻“大清乾隆”仿古款。目前,故宫博物院存有这类清代大玉瓶卜数件,皆为和阗土,这类大瓶的制造足在和阗玉大量贡入宫廷的条件下出现的。由于大瓶的体积较大.表面滑而少起伏,因而对玉材的要求很高,最一般的要求是色泽一致而少绺裂。采玉时遇到的常规情况是:玉材若大则易出现岩层叠压,绺裂与色泽差异很难避免,因而玉瓶越大,玉材越难选择。
传统的观点认为和阗玉分为山料玉及水料玉两种,河捞玉乃山洪将山上之玉带下,儿经碰摔,有绺处已裂断,因而玉料较小,呈子儿状,少绺。山料玉直接采白玉山,料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