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玉雕发展史及特色
下一主题:鎏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
研究中国书法,如果从甲骨文谈起,那就容易把中国的文字史与书法史混为一谈。应该说,文字史早于书法史,甲骨文为文字之始已成定论,毋庸置疑,钟鼎文才是书法之祖。因为,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甲骨文是用硬物,如刻刀刻上的字,是很难谈得上“书法”的。
何谓“钟鼎”?钟是古乐器,鼎是古礼器。钟鼎文是铸刻在殷、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钟鼎文的字体“或或铸,总是用笔写的。”(丁文隽《书法通论》)这是钟鼎文与甲骨文的根本区别。
钟鼎文起于商代末期,盛于西周,内容多为有关祀典、赐命、征伐、契约等的记录。钟鼎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形体上有明显的不同:笔划粗壮,肥笔较多;转弯处向圆转,传世的有铭文的钟鼎彝器很多,较著名的有毛公鼎、盂鼎、散氏盘、王孙钟、宗周钟等。
虽说钟鼎文是书法之鼻祖,但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不及碑文传世的多,但越是稀少,越显得珍贵。现存的汉寿成宝铜鼎和汉乘舆御水铜钟对中国的书法有很高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