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二
下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四
按照《尔雅》的解释,圆形有孔的玉器除了璧以外,尚有另外三种:一是援,二是环,三是块。《尔雅"释器》说:“好倍肉谓之援,肉好若谓之环。”援也有人称之大孔璧。按“好倍肉”的说法,援的形制要求中间圆孔的直径必须是边玉宽度的双倍。《说文》解释援的用途是古代侍臣作为导引天子行进升座的用具。天子升座也需要搀扶,但臣于若要接触到天子的手,则为大不敬,为避免两手相碰,就用一援相连。所以援的孔径要大大超过边玉的宽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侍臣和君主分别握住援的一边。臣在前引,君在后行,这倒是一个有趣的场景。
环和玦又有另一番寓意。《尔雅》解释环的形制必须是边玉的宽度和中孔的直径相等。
玦的造型是在环的基础上打开一个缺口,此即环而不周谓之玦是也。环和决都是信物,是用于传递或表达信息的玉器,环表示首肯,决表示拒绝。《广韵》曰:“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赐快则玦。”逐臣系指放逐的官员或犯罪服刑的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