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红山文化:鼠首虫形玉
发布时间 2020-05-20 浏览 49475 次
细心观察,很可能被误鉴为赝品,故所以该器躺在市场内半天都无人问津,只有像笔者那样,必须用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下,才能正确判断它的确认指标:1、器物的玉本质与(钙)白化成夹花状,判断依据在于其形态的不规则,并且(钙)白花处稍稍低于玉本质。2、器物有九、十处蚀孔,经玉表层深入玉肌理,判断依据在于蚀孔内呈现的煤渣状。3、器物中有“先工后沁”的规律:器物成型的原始加工在前,在这些加工的痕迹上,再经受大自然的沁、蚀,理当大自然的岁月的历史痕迹发生在后。4、器物的活(态)性集中在:(1)器物由温、湿度变化,而产生其色差的变化;(2)器物因盘摸,其边沿转角处的透晰度在增生,同时,其整体的明度也在提高;(3)器物经盘摸,其整体的夹花状在明显减少。

  

据笔者经验判断:该器玉表外蚀痕的夹花状会时隐时现,并在短期内不能指望其自行消退,只有经过漫长时间的盘摸,待玉表与蚀痕间相趋抚平后,玉表上的夹花状才会不复存在。

  

鉴定中的结论:也可以把鉴定这个词一分为二,即“鉴”器物之真伪与“定”其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