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聋”说玉龙耳的演变与收藏
发布时间 2020-10-11 浏览 50100 次
、鹿角、牛鼻、马耳、蛇身、鱼鳞、鹰爪等于一身的奇特复合体。龙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沧桑,文明的发展,观念的演变,在封建时代,龙的角和耳朵终于又分开,它似乎成了帝王的威严和睿智兼听的象征。

  我国汉字中与龙有关的汉字,有“垄、笼、拢、珑、胧”等。这些字,无一不从龙形中获得造字。比如:胧,是月和龙的组合,表示月明貌。北齐刘昼《新论兵术》:“是以列宿满天,不及胧月,形不一,光不同也。”很显然刘昼借龙的变幻无穷说明了月的盈缺多变,以此来说兵阵。垄,也是借龙的蜿蜒长躯,用来表现田埂小路弯曲。可见“聋”的造字规则,也不例外,一定也是受当时政治生活的需要,暗喻商王的执政昏庸而造。作为艺术品的玉龙,把时代的政治因素加以表现出来,也是可以接受的。以上论说如果借鉴考古资料的研究,借助各地出土的龙形纹样玉器的考证,为我们探讨龙角与龙耳在两周与战国时期的蜕变,颇有鉴赏的参考价值。

  “龙合而成体”帝王称龙比龙

  古文献中有关龙的记载“龙合而成体”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